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二十八章 救小孩(剧情向) (第2/3页)
。他明白墨淮说的都是实话——这不仅仅是“两个人变三个人”或“三个人变四个人”的问题,而是冒着极大风险去和莫长川“抢”人。 程渊听完墨淮的话,只是轻轻颔首,并没有立刻发表任何意见。屋里气氛一下子陷入短暂的沉默,季言心里越发慌乱。 “能不能……先打听一下也好。”季言又把声音放得很低,显得有些苦涩,“我就想知道他现在好不好,不求一定把他抢走。若是他过得还算安稳,我也不用这么惴惴不安。可万一他还在那种……那种生活里……” 他没再往下说,可想想自己在莫长川宅里经历的鞭笞、电击、束缚、冷浴……没有一日能安生,简直生不如死。他不敢想象一个年纪更小的孩子要如何承受。 程渊忽然轻轻叹了口气。 “我知道你的想法。”他看着季言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无奈与理解,“这件事……容我再想想。如果真要带走他,至少也要先看看师祖的态度。你可别擅自乱来,万一惹恼了师祖,恐怕你我都要跟着受罚。” 季言没想到师父没有直接回绝,而是说“容我再想想”。这已经比他最初猜想的“被一口回绝”要好多了,他眼神一亮,心里终于松了口气:“那师父……就拜托您了。我……我不想让他再过那种日子。” 程渊垂眸抿了一口茶,没有回应,只是将空茶杯放回桌面,指尖轻轻敲了敲边缘。那是他习惯性思考时的动作。墨淮见情况略显僵持,便轻声咳嗽一声,岔开话题:“行了,小季,这事儿至少我们师父放在心上。你先别太钻牛角尖,安心养伤。” 季言知道自己再多说也没用,便只好轻轻点头,默默地把那股担忧压在心底。但这种“容我再想想”的态度,总好过师父不置可否或当场斥责。起码,他没有把陆观澜的事情当成一句“多管闲事”给搪塞过去。 这天傍晚,程渊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在书房逗留太久,而是回到自己的卧室,把门反锁上,掏出通讯器,拨通了一个私密的频段。 这是他曾经执行特殊任务时使用的联系方式,跟莫长川、墨淮等人都有一对一的加密通道。他神色凝重,似乎在等待着屏幕那头的人接听。 “嘟——嘟——”十多声后,对方才接起,出现的是一片静默。程渊知道,这是对方在确认来电身份。 “是我。”程渊简单地报了一个暗语,确认无误后,话筒里才传来一个熟悉而冷漠的声音:“说。” 这个声音,正是莫长川。 程渊在心里盘算着如何措辞。尽管他没有把季言的请求直接告诉师父,但他还是想先打探一下陆观澜的近况。况且,前阵子两师徒匆忙把季言接回,也没真正向莫长川做过什么正式的“汇报”,依程渊对师父的了解,对方兴许还在等自己先开口解释。 “师父,您那边可还好?”程渊不卑不亢地先问了一句。 莫长川的声音透着一股倨傲与清寒:“还算清净。” 程渊顿了顿,不再拐弯:“那边……那个孩子‘陆观澜’,还在师父身边吗?” 一提到陆观澜,莫长川显然有所警觉:“你问他做什么?” “我也没别的意思,只是听闻季言提起,他似乎还年幼,想知道他的情况如何。”程渊说得小心,却又显得自然,“季言受罚时,那个孩子也跟着挨打。若是他体质有限,师父也要注意分寸……” “呵,分寸?”莫长川冷冷哼了一声,“你觉得我会不知分寸?” 程渊心里一凛,连忙收敛语气:“弟子不敢,只是担心那孩子年纪太小,经不起几番磨炼。” 莫长川沉默了片刻,才淡淡地道:“他还在宅里。”随后又补上一句,“我自然有我带人的方法,不需要你来置喙。” 程渊闻言,心里虽依旧忐忑,但至少确认了陆观澜尚未被逐出或打死——他当即舒了口气,略微弯起眉眼:“是,弟子多虑了。” 刚想挂断,莫长川却似乎想起什么:“对了,季言现在怎样?那日我见他骨头没打断,只怕是还未长记性。” 程渊心头一紧,想起季言浑身的旧伤和心里对莫长川的恐惧,忍不住掌心微湿:“他挺好的,伤口愈合得不错,至于记性……师祖要不要过阵子再验收?” 他半真半假地回了句套话,生怕惹师祖生疑。 莫长川倒也没深究,只淡淡地“嗯”了一声,“再说吧。你看着处理。” 程渊忙应道:“是。” 两人短暂寒暄了几句,程渊便结束了这通通话。他放下通讯器,怔怔地坐在床边,眉间的波动久久难平。 从对话来看,莫长川对陆观澜并没有什么“特别安排”,可也绝不可能让这个孩子轻松度日。毕竟在那样的环境里,任何一点小错都可能招致重罚。季言当初吃的苦,陆观澜想必也在承受,而且多半更甚。 那么,自己要怎么做,才能把人带走?或至少,让陆观澜不再身陷囹圄?程渊并没有绝对的把握。他虽是莫长川的弟子,但与师父相处多年,深知对方行事风格鲜少改变。一旦自己公然“要人”,就是摆明质疑莫长川的决断。 无论是家族规矩还是组织内的微妙等级,都让程渊不得不谨慎。他想起季言当时在饭桌上那满怀希冀的眼神,心里颇为纠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