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一章 (第1/1页)
曾经,天下皆由男子主政,nV子不得参政问政。 但在连年战乱与旧朝灭亡之际,一位nV将军凭其卓绝军功,扫平乱世,终於於神武元年登基为帝,号曰「昭凰nV帝」。 登基初年,nV帝颁布《平权令》,男nV同工同禄,nV子得以习文修武,男子亦可持家育子。 然而,随着後g0ng制度未曾废除,许多男子以sE事人、结党营私,乱政g政,甚至V臣,导致新朝内政屡起风波。 nV帝痛心之下,下旨改革,废除旧制,推行「nV尊男卑」。 天下格局剧变。男子不得再入朝为官、不得再掌兵权,需熟读《男戒》、守《男德》...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崇文书院外梅影横斜,墙头初绽的杏花被风吹落几瓣,飘过墙边的石径,落在一双不急不缓的绣靴前。 闻秋凝驻足,仰首望向熟悉的匾额——“崇文书院”四字依旧笔力苍劲,未曾褪sE,却似与她记忆中隐约不同了些。 书院门口的新守门婆子看她一身官服,忙放行,带着几分不安地说:「主簿大人,院长早上出门去了,说是有事要见南城的几位师长,恐怕要傍晚才归。您要不要进来歇歇?」 闻秋凝摇头轻笑:「我只随意走走,旧地看看,不打扰诸位先生。」 她踏入院中,脚步缓慢,眼角余光掠过一排排熟悉的讲堂、廊柱,记忆被轻轻翻开。 她当年便是在此起步识字、听讲,从学童坐至nV徒,至今仍记得当年春初的某日,有一位新任教习以《大学章句》授课,衣袂翩翩,声音沉稳而清朗 「沈先生……」 她低声喃喃,语未竟,便见远方花廊之下,有一人手持竹帚,正静静扫落叶。 他穿着一件素青短衫,动作不急,额角微汗,抬首时似有所觉,视线恰与她交会。 「秋凝?」那声音微带惊异,却无法隐去温柔。 她站定,双手抱拳,语气淡淡道:「沈先生安好。」 沈宴微怔,然後笑了,略略收起扫帚,拱手作揖:「秋凝,你回来了。」 这一声,不再是昔日师生间的疏礼,不似朋友间的寒暄,更不如官民间的敬称,而是……藏了些什麽似的。 闻秋凝随他进了偏厅。这是沈宴往日授课的讲堂之一,如今书桌上仍堆着《礼记》《春秋左传》等等,墙角多了些竹篓与纸张,看来他仍时常留在书院做些抄录。 「你还常来此处?」她问。 「书院虽改制,但院长宽仁,允我偶尔前来。左右家中闲来无事,倒也清静。」他语气平淡,却还是难掩其中的落寞。 闻秋凝垂眼,指尖在袍袖边缘轻轻一绕。 她自然知晓... 政策改动後,男子入仕路断,昔日才俊多数转为商贾农工,而沈宴本是院长Ai徒,曾受荐可进京试,如今却退身三尺讲台之外,与市井无异。 「沈先生,令堂……身T可安?」她转而问起他母亲。 「托你吉言。她近日在打理家中布庄,忙得很。近日还在挑些匹头,要送去南市参加织展。」他笑笑,语中颇为自豪。 闻秋凝闻言抿唇,眼中多了些感慨。 沈宴的母亲,乃是洛yAn城中有名的nV商,布行经营颇有规模。传统社会对商贾出身多有轻视,而官宦nV子与商户联姻,总会惹来些非议。秋凝也听闻她对官职nV子颇多忌讳,尤其不愿儿子沦为「登门nV婿」,一纸婚书尚未提起,已先筑起高墙。 「你此次回书院是为了公务?」 沈宴一声轻问,拉回她心绪。 她沉Y片刻,缓缓道:「为公务,也为私情。」 「私情?」 她望向他眼中,语气沉静:「为你。」 屋内一时沉静。沈宴一手还扶着书桌,指节微白。许久,他道:「秋凝……你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少nV,我也……不再是你可仰望的师者。」 「我不需仰望。」她打断他,语声微冷,「我想要的是携手。我想要的是你。」 远处传来马蹄声适时响起,是官署的随从来接主簿回县衙。 她起身告辞,他送至门外。 「你母亲若愿接见,我可亲自拜访。」 她语气坚定,未留退路。他一愣,想说些什麽,终究只道:「她脾气古怪……你莫怪她太多。」 「我不怪她,只怕她厌我太深。」 她转身而去,留下一句话,如镌刻一般落进他心中—— 「我若要娶你,便不怕这世上任何阻拦。」 沈宴立於花影中,风起时杏花再次飘落,他伸手接住一瓣,指腹轻捻,彷佛触及她眼中那抹坚决与深情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