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卷大唐风云第七章徐紫静卖身葬父 (第1/3页)
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春二月 洛yAn城为七大古都之一,历经十三朝之都城夏、商、西周、东周、东汉、曹魏、西晋、北魏、隋、武周、唐末、後梁、後唐、後晋,位於汉魏洛yAn故城之西约十公里,大致呈方形,北依嵩山,南对伊、阙山。 隋唐两代都承袭了古代的两京制度,以洛yAn为东都,长安为西都,当时洛yAn城仅是陪都,规模自然b长安城要小,有洛河自西穿城而过,将洛yAn城分为南北二个区域,并在洛水上建造了四座桥梁,以连接南北二个区域。 南北大运河是唐代的主要水路交通渠道,而水路交通则以洛yAn为中心。 李浩及张玲终於赶在日落前,从安喜门进入洛yAn城,因快接近夜禁时刻,虽然二人都是第一次进入东都,但也不好在大街上游荡,於是在立行坊找到一家名唤醉香楼的酒楼,醉香楼是洛yAn城立行坊内五大酒楼里算是档次最高的一家,因距东城近,进出皆贵胄巨贾,不仅菜sE齐全和酒款更属一流,连价格也高得吓人。 李浩及张玲穿着素雅,与平日进出酒楼穿着极为考究的人有明显差异,加上又是生面孔一看就是外地人。 通常客人一进门,酒楼里的茶博士便会先行打量,茶博士见到李浩及张玲虽称不上恶言相对,但口气还是有差别,冷淡道:「二位是要过夜,还是用膳。」说话间将二人领到一处位在酒楼角落的食桌上。 唐朝酒楼的服务人员不叫小二,而是称呼为茶博士。 李浩对茶博士的淡漠视而不见,回答道:「先备上一桌店里最好的酒菜,再给二间上好的客房。」 茶博士上下打量李浩及张玲几眼,也不作声一转身就离去,留下李浩与张玲二人面面相觑。 张玲微怒的嘟嚷道:「听人说京城的人高傲,不想连个狗奴也如此。」 李浩只笑不答。 不久,刚才离去的茶博士又折返,身後多了一位白发的中年人,中年人走上前看了李浩及张玲一眼,开口道:「听说二位要了上好的酒菜及二间上房?」 张玲一脸怒气的瞪了站在中年人後方的茶博士一眼道:「怎样!不行吗?」 中年人对张玲的答话也不生气,嘴角微微的翘起轻蔑的笑道:「哈-哈!行!当然行,开门做生意,只要有钱什麽都行,二位所点的酒席价格是一百文钱,再加上二间上好的房间住上一宿则需三百文钱,不多不少一共只需四百文钱,不知二位小郎君…。」 张玲打断中年人的话怒道:「这是在抢劫不成?」 中年人依然堆着笑脸道:「小郎君此言差矣,小郎君可在东都打听打听,这价格并不算高。」 李浩不想在言语上争论下去,现在的身价就算买下十家的醉香楼都算小事一桩,手掌一翻一两金子就在手上,递给中年人道:「这有一两金子先收去,我们离开时如有不足再补上。」 唐代一铤金子为十两金子,一两金子为六贯钱,一贯钱为一千文钱。 中年人接过金子,在手上惦了惦,回瞪身後的茶博士一眼道:「还不赶快去为二位小郎君备上酒席。」说完,接着对李浩及张玲亲切道:「二位小郎君请稍候,酒席立刻为小郎君送上。」态度转变之快有如川剧变脸。 翌日 酒楼的茶博士见李浩与张玲要出门,立即走了过来,连忙哈腰道:「二位小郎君要出门吗?是否需替二位备上马车?」茶博士今天的态度与昨天有着天壤之别。 李浩不喜与人计较,见对方态度好,便客气道:「谢谢!我们只是出去随便逛逛,无须马车代步。」 「哼!」张玲的气度就没那麽好,冷哼了一声。 茶博士见张玲态度不善,也没生气,接着道:「那中午是否须为二位备膳?」 李浩不置可否,因为对自己何时会回酒楼并不知,所以只是轻轻回应道:「再说好了。」迳自与张玲一起迈出大门。 李浩与张玲也不急着赶路,既然来到东都,不游历一番岂不可惜,本想去北市逛一逛,不过离中午开市时间尚早,二人便好奇的在街道上闲逛。 二人走了一段路程,见前方不远处围着一群人,声音相当吵杂,人喜欢凑热闹是不分古代及现代,张玲也不例外,拉着李浩往人群里钻,很快的钻到最前头,见地上铺了一张草蓆,草蓆上跪着年约十三岁的nV子,前方摆放着一块小木板,木板上书写着卖身葬父几个字,字T相当娟秀。 张玲向旁边的群众打听草蓆上的nV子,原来这名唤徐紫静的nV子家境本是富裕,母亲还是洛yAn这一带排得上名号的美nV,因被洛yAn县令杨兆辉的二儿子杨崇尚给看上,於是设下陷阱令徐紫静的父亲入瓮,诈取徐家家产,之後又以莫须有的罪名,陷徐紫静的父亲入狱。 杨二郎杨崇尚绝非善茬,平日里凭藉着父亲是洛yAn县令的官威,夥同洛yAn虎帮在洛yAn城内欺男霸nV无恶不作。 黑白二道势力通吃,加上有个当朝国舅的远房亲戚做为靠山,在洛yAn城内可说是横行无阻,就连河南府的官员见到杨二郎也要走避,不敢撄其锋。 徐母为救夫,几乎散尽所剩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