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棺验屍(第一卷—刑官)_第十三章气味相投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十三章气味相投 (第1/2页)

    「若身上无痕,面sE赤,此是被人倒提水揾Si。」取自《洗冤集录》

    汴河水势因一场大雨,略微湍急,可船夫依旧不慌不忙将船绳拉紧,预防船只因急流,而相互碰撞。

    虽然外头已经停雨,但天空仍然乌云密布,有些店家甚至点起了油灯,照亮店内与牌坊。

    市集也没因为这场雨势,就显得人烟稀少,羊肠小道上,赶集人cHa0络绎不绝,就连酒馆也是人声鼎沸。

    摆放在岸上的浮屍也被暂时安放至衙门屍所内,并先做暂时的防腐处理,以便审判时做後续处理。

    此时,约莫午时,李大人和县令在闲谈完毕後,李大人先行辞行,打算先回官邸处理相关事宜,我跟银蓉也喝了一肚子茶水,难受的跟了出来。

    才走没几步,李大人原本要上马车,却突然停止了动作,并背对着我们说道:

    「你们在那里待多久了?」。

    银蓉惊讶地低头,并四处张望的说:

    「一会儿??。」。

    李大人袍子一甩,斥吼:

    「你们以为这是儿戏吗?」。

    银蓉被李大人突如其来的一吼,哆嗦了一下,面容惊恐,我则是淡定的面无表情看着李大人。

    毕竟这种场面我也不是没见过,只不过在过往犯罪里,都是出自於家属群情激愤的责骂。

    说真的,回想起刚是菜鸟的时候,好像真有像银蓉现在那样,骂到眼眶差点飙出泪来,毕竟那时自以为身为一名检察官,总认为是会被人所敬重,实际上,家属才不管那麽多,他们要的,只不过是答案。

    我大概能懂李大人愤恨的情绪,我也没多话,等着李大人发落。

    「你们为何要偷听我跟县令的谈话?」,李大人质问。

    由於银蓉还在担惊受恐,因此由我向李大人说明大述情况,但还是没把金戒指的事跟他说,毕竟我不清楚他目前站在哪一个阵线上。

    他在听完我的说明後,惊讶表示「所以那具无名屍原本是你们检验的?」。

    我和银蓉异口同声答覆并点头。

    「这样啊??」,李大人m0了m0下巴,不容置喙地说「现在已经没有你们的事了,这交给我跟杀猪戎处理就好,你们去忙你们的事吧!」。

    待李大人离去後,银蓉才问我:

    「不跟李大人说吗?」。

    「你说戒指的事吗?」,我问道。

    「嗯,我认为李大人算是值得信任的人。」。

    被她这麽一说,我不得不把我在开棺验屍时发生的事跟她说。

    银蓉对於李大人的做法感到有些意外「实在很难想像李大人会这麽做??」。

    感觉银蓉似乎很信任他的样子也让我颇感到意外的,因此我问她:

    「李大人办案一向秉公无私吗?」。

    「唔??其实我也不是很清楚啦!」,银蓉向我解释「我是看你都跟他很亲近,想说你很信任他的说,如今你这样问我??我也不知道该怎麽回答你??」。

    是吗?原本的江晓这麽信任李提刑官吗?

    我开始试着回想江晓日志里的内容:

    「李提刑官,李述大人,字,德兴,原籍沧州临津人。李大人与刘大哥乃同窗契友也。於後周,任命於大司寇卿一,於新太子上任,续任於提刑官,掌管刑狱、纠察等事??」。

    「外貌X格肆情刚烈,成其不桡之威。实则利益均沾,弃旧迎新,见钱眼开。虽说如此,若为天下苍生,秉持公理,仍须借助李大人宦海之势,推波助澜??」。

    看来,江晓只是想利用李大人的官场能力,当作一个跳板罢了。

    不过文中也提到,不跟银蓉说明原因,是怕她担心。

    不得不说,古人做事都挺隐晦的。

    秉持江晓的习惯,我还是决定暂且不跟银蓉说清李大人的诟病,只淡淡回了她一句:

    「我突然想起了他的好,没事了。」。

    银蓉一脸狐疑地看着我,但并未说什麽,随後又将心思放回到案件上。

    「我认为有必要去县太爷的官邸调查一下,这事肯定跟他儿子脱离不了关系。」。

    「我相当同意你的看法,但??依照我们的身分,实在很难就这样走进官邸吧??」,我苦笑着。

    「那你说该怎麽办?这案子总不能就以无名屍收场吧!」,银蓉不满地表示。

    「我可没说我没法子,只是急也没用,就让我们先回药铺一趟吧。」。

    「嗯!我相信你,江晓哥哥。」,银蓉那嫣然一笑,可真让人惑陌城,迷下蔡,不禁让我脸红起来。

    明明在我眼里,她不过就是个小鬼头,又为何会让我如此心动,没道理啊??

    望着她那蹦蹦跳跳的背影,思索刚刚一切的经过与脉络,我突然恍然大悟,原来这心动的感觉,是来自於「气味相投」。

    她跟我一样,是个工作狂,对於工作的执着与我相同,不得不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