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反派改造成咸鱼_另一种意思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另一种意思 (第2/2页)

忧心,又派人请了郎中。

    也是,从小到大,她很少烧得这么厉害过,唯一一次烧得比这回厉害的时候还是那次落水,高烧不退,在床上躺了四五天,差点儿要了她的命,在那之前的事情几乎忘了个干干净净。

    韩德元的手覆上女儿的额头,guntang。

    不一会儿,郎中便到了,把过脉。

    “怎么样?怎么吃了药之后反而烧得更厉害了?”

    韩德元已是顾不得自己的形象了,抢先一步冲上去,他的声音似乎是吵到了躺在床上的韩昭昭,她皱着眉头,翻了个身。

    郎中抚了抚花白的胡子,抓过笔,“刷刷”地开始写,极为淡定地答道:“无甚大碍,晚上烧起来也实属正常,吃下这几副药,再过两天,烧应当就能退了。”

    “无甚大碍?吃了一副药还不好,还更厉害了?你开的是什么药?”

    韩德元拧着眉毛,挡在郎中面前,死死地盯着他手中的那副药方。

    不过他看不懂,别说药材的用法,光那字迹就看不懂。

    “韩大人别急,病来如山倒,病去如抽丝,得慢慢养,这位姑娘身体的底子还好,吃过药,发了汗,便能熬过去。”

    被韩德元这么追问,他已经有些急躁了,他行医多年,病人见得多了,韩昭昭这种情况,不算少见。

    “那什么时候能好转?”

    “得等着一半天。”

    郎中抬眼瞥了一眼韩德元,继续拿着笔在纸上写。

    “一半天?还不得烧糊涂了?她以前便是这样烧过,连着烧了三四天,差点儿没丢掉性命。厉害了你负责?”

    韩德元又气又急,极快地道出这番话,又想到女儿这一晚上受的罪。

    这庸医!

    听着韩德元絮絮叨叨地说,郎中皱眉:“这回不会烧上个三四天,我行医多年,这姑娘的病情我还了解,再说那烧个三四天的,我还是很少见到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郎中无意中提起很少见到,韩德元身子不自觉地一凛,他说得有些多了,不该说的也说出来了。

    好在郎中没接着他的话问下去。

    郎中心里烦躁得很,被韩德元在旁边质询的,若不是芥蒂韩德元以及陈子惠的身份,他早一句话给他们怼过去,觉得我医术不行,便去找别人,看谁还能治出个什么花样来。

    昨天晚上,韩昭昭的病就是他给看的,他说过,第二天会厉害,再多吃几副药,烧就能退了。

    这些人偏不信,大清早的,天还没亮,就把他从被子里揪出来。

    火气难消,郎中又刻意避开他的话不答,说这些有的没的,他一气,“哐”地一下,要伸出手,砸到小案几上,忽然看到女儿还躺在床上,作罢。

    “郎中有行医的经验,韩大人姑且先听他说的,吃上一副药后,再看看。”

    陈子惠拉住韩德元,知他担心女儿的病情,心急,好言好语地劝,在女儿面前,他向来是缺少原则的。

    韩昭昭躺在床上,烧得厉害,郎中的态度又不好,韩德元的心里憋着一股气,被陈子惠这么一拉,一劝说,火气消下去点儿。

    几个下人皆在感叹,陈子惠不愧是韩德元悉心培养出来的得意门生,还是他了解韩德元,劝得住韩德元。

    韩德元一甩手:“那就先喝上一副药看看。”

    陈子惠这边又开始礼貌地跟郎中道起歉来,他向来能在不同人之间完美地转换自己的角色,态度好的时候,让人如沐春风,郎中走的时候,也不再是气冲冲的了。

    下人照着他开下的方子熬药,韩德元忧心女儿,一直坐在床前。

    方才这吵闹声韩昭昭自然也是听到了,她醒了,看到父亲在身边,伸出手来,低声道了一句:“不就发一次热,不算什么大事,再吃几次药便好了。”

    她想拍拍父亲的手,不过病着,使不出多大力气来,只相当于轻轻蹭了几下。

    韩德元握住她的手,是烫的,抬手覆上她的额头,退烧用的热毛巾已经凉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凉了,我给你拿个热的。”

    韩德元打了这么多年的仗,做起事情来大多亲力亲为,见女儿额上的毛巾凉了,也没叫下人,自己拿着毛巾去换上了个温的,嘱咐陈子惠先在这边看着。

    刚拿热水投了遍,就有人找过来,风尘仆仆,一进大厅,就撞上了韩德元。

    那人从袖子掏出一封信,给韩德元过目。

    韩德元拆开信封,是一份战报,字迹潦草,人写得应当很急。

    乍一看整封信的内容,是匈奴寇边,再按着规律,根据别人嘱咐过的话,把整封信中特定位置的字抽出来,凑成了一段话。

    是另一种意思。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