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三十七、印证 (第1/3页)
孟彻稍稍仰着头,看着台阶上的公子羽。 公子其的宣告他也听在耳中,不过并没有什麽感觉,因为就算公子其赢了,那也是他的功劳,而他不会跟一个受他摆布的傀儡计较。 「……是我输了。」 平淡而分明的嗓音传入耳中,接着便是那跪坐於灵前的身影缓缓站起,转过身来。 孟彻不怎麽喜欢被人俯视的感觉,所幸公子羽并不打算站在台阶上面对自己这方,便是从另外一端缓缓步下台阶。 只是这缓步慢得过分,显然是跪坐得久,脚麻得很吧,孟彻不合时宜的如此想着。 这一刻,双方站在了相同的高度交谈,可在孟彻眼中的公子羽却有些变化。 并非是彻夜守灵导致的仪容问题,而是同样一张脸孔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神采,甚至说是焕然一新也不为过。 事实上,孟彻在屡次与公子羽的交流中便渐渐感受到对方不再隐藏锋芒,直到现在已是剑拔弓张,甚至是双方对垒时,便可以清楚感受到。 那怕公子羽脸上多少因守灵而略显倦容,可那祝人的身分养成的出尘感反而更加明显,即使近在咫尺也让人觉得对方彷佛并不站在此地,若是一般国人看到了怕是会更加崇敬这个执掌定国祭祀的祝官吧。 唯独不同的,是那半睁半闭的双眸,似是困意甚浓,却在顾盼之间有了些许睥睨之sE,而那正是此前那坐而论道的祝人模样所不具备的。 或许公子其正是被这陡然浮现的神貌所慑,一时之间并未开口。 「一日未见,祝官阁下似乎变了很多。」 ……不过这对孟彻来说倒是正好,只因他本来就打算抢过这时的交谈风向。 公子羽目光一扫而来,却在下一刻缓缓闭上,再度睁开时却是隐去了许多锋芒。 「孟侯是指──昨日坐而论道,今日沦为败者,这样的不同吗?」 「祝官说笑了。」 这句话倒不是虚言,只因在孟彻所思所想中,哪怕是这边以三人之数威b公子羽,也未必能让他屈服,更别说是从他身上取得代掌国事的权柄,进而取胜了。 公子其姑且不论,至少他是觉得同行的于辰并没有真的相信他的说法。 「若祝官在此与我等消磨时间,等待卫官阁下到来的话,胜负犹在未定之天。」 当然,这是建立在公子羽的推论为真的情况下。 昨日夜里,孟彻固然承认公子羽所言有可能成真,但他站在了不同角度驳斥其发言,这才让今日分兵突围的计画成真,至於那个理由嘛…… 「说到底,祝官并未与吕卫官共谋,所以吕卫官会怎麽做,甚至做到什麽地步,从祝官口中说出的都只是推论,甚至站在祝官的立场来说,讲得夸大一些,强调我方若一意孤行後可能遭遇的危险,也是正常的。」 语言是人与人用来交谈的工具,可既然是工具,也就端看使用者如何C作。 在孟彻担任仪官的期间多得是与他方使节交谈的机会,同样也有了交涉谈判的场合,以棋会友,在对弈的期间分其心神,从而在交谈中一步步揭露对方真正的底线何在,这正是孟彻惯用的手法……只是公子羽不吃这套,那怕先搬出了棋盘却又什麽都不说罢了。 反过来说,虚张声势、恫吓威胁自然也是可行的伎俩,而孟彻也不得不承认公子羽确实很擅长此道。 公子羽在昨日的会谈中始终没有抛下主动,在拒绝回答之余又不断抛出话题来,甚至将他JiNg心经营的方略一语道破,弄得会谈後还得多花点时间让来悉先去向公子其传达真相,不过他也得到了时间以冷静下来。 「不过我想祝官所言可能至少有九成为真,否则便显得太过张扬,那唯一的问题就在於……最後的那一成虚言,又或者是祝官始终隐瞒到最後的事情为何。」 此话一出,本只是静静聆听的公子其回过头来,露出怀疑之sE,不过这也是理所当然之事,因为孟彻昨晚并没有提到这点,或者说若只是要在现在这一刻取胜的话,公子羽隐瞒了什麽根本不重要,然而孟彻追求的并不在此。 「公子对此事有何疑问吗?」 「……我等必须在卫府阁下之前取得代掌国事之权,才能命他停手,不是吗?」 孟彻颔首表示同意。 「是这麽说没错,那公子打算怎麽从祝官手中取得权柄呢?若把户府阁下排除,由我跟公子来b祝官就范的话,应该还是做得到的吧。」 「哪怕最糟糕的情况下,三弟的剑术也算是兄弟中最为高明的,应该不成问题吧。」 从称谓就能明白方才的话是由谁的口中说出,也正如此而让在场众人一阵沉默。 只是公子羽别过头望向了阶上,那能灯火摇曳的灵前,让同样跟着望去的公子其面容一僵,似是察觉到了孟彻真正想说的事情为何。 「不是办不到,但……太难看了,不是吗?」 那怕孟彻自己在国君丧期内引兵b城,甚至在城内发动攻势,可这一切勉勉强强踏在了底线之外,只因这都是在国君府外做的,与如今三人进b灵堂,甚至要在灵前动武算是另外一回事。 当然,孟彻对此并不是很在意,但用来堵公子其的嘴还是很足够的。 至於于辰……从踏入灵堂起,便是万般无所谓的态度,甚至更多的时间都在瞻仰灵堂,似是这一切当真与他无关一般。 「当然,祝官也能将此视为我方的小小报复──既然祝官已然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