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章-邂逅(二) (第1/2页)
清晨七点左右,吴芷晴早早起床,梳洗完毕後来到饭店餐厅,悠闲地享用早餐。用过早点後,她便展开京都的第二天行程,首先搭乘地铁前往了东寺。 东寺是京都相当知名且历史悠久的建筑佛寺,该寺创建於794年,其中寺内的五重塔也是日本最高的五重塔,为京都的代表X地标之一。 参观完寺内後,吴芷晴找了一处光线柔和、视野良好的角落,将携带型画架立起并摆上画板,随即开始描绘眼前的景sE。一整个早上,她都沉浸在画作中,笔尖随着观察到的细节游走,将东寺的建筑轮廓、庭院景致以及yAn光洒落的光影一一捕捉在纸上。 用过午餐後,她再次搭上地铁前往了京都郊外的岚山。这里是着名的赏枫胜地,每逢秋季,枫叶如火红灿烂,往往x1引众多游客前往观赏。 下车後,她首先步行来到岚山闻名遐迩的竹林小径。小径两侧密密麻麻地矗立着笔直高耸的竹子,直冲云霄,形成一条天然的绿sE隧道。 竹叶随风轻轻摇曳,发出清脆而柔和的沙沙声,yAn光从缝隙间洒下,投S出斑驳的光影。漫步其间就彷佛踏入另一个世界,能让人忘却日常的喧嚣,身心都随之沉静与放松。 她拿出随身画册,将竹林的美景仔细描绘後才离开小径。 接下来,她前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天龙寺,准备欣赏这里以禅宗庭园与深厚历史文化闻名的景致。 天龙寺建於西元1339年,为追悼後醍醐天皇而兴建。虽然数百年间曾历经多次火灾与重建,但寺内依旧保留着古朴的禅宗风格,木构建筑与庭园巧妙融合,散发着岁月沉淀的宁静与庄严。 进入天龙寺後,她首先参观的是由前任天龙寺寺主-平田JiNg耕大师所绘的达摩图。大师强烈的作画风格与大胆的笔触,使达摩的神情栩栩如生,彷佛带着不怒自威的气势注视着观者。 而位於法堂天花板上的云龙图,则是天龙寺另一幅着名画作,由日本画家加山又造创作。云龙睥睨八方,气势磅礴,笔触流畅有力,彷佛随时都会从天花板上飞出来,令人不禁屏息凝视。 此外,寺内着名的「曹源池庭园」是一座典型的日本池泉回游式庭园。 庭园经过巧妙构筑,细白的碎石沙地、嶙峋岩石以及远边的山林和日式建筑相互映衬,呈现出一种平衡而和谐的美感。庭园与远山交融,将禅意之美与岚山自然景致完美结合。 当吴芷晴走出天龙寺院区时,已接近下午四点。她沿着南边的道路步行约五分钟,来到渡月桥-岚山另一个极具代表X的景点。 渡月桥的命名起源於日本第九十代天皇-gUi山天皇,据说其来到岚山乘船赏月时,看见月亮从桥的一边慢慢移向桥的另一边,便咏叹出「似满月过桥般」的诗句,从此这座桥有了渡月桥的美名。 渡月桥横跨桂川,漫步桥上便能欣赏河畔的枫叶与碧绿的湖水相互映衬,形成如诗如画的景致。 郁郁葱葱的枫林衬托着澄清的溪水,形成一幅仙境般的景sE,深深x1引了她的目光。於是她沿着岸边寻到一处空地,再次立起画架,试图将眼前的绝景画下来。 张晋宇沿着桂川岸边徒步,一边欣赏眼前的美景,一边用手中的单眼相机捕捉风光。不久後,他的目光落在岸边,一名留着长发的年轻nV子正全神贯注地作画。 他不禁轻声呼了一口气,因为昨日曾与她有过一面之缘。之所以记得如此清楚,是因为他们几乎同时将祈愿的结文纸绑在围栅上。更让他印象深刻的,是nV子身上散发出一种迷人气质,令他不自觉地被x1引。 nV子专注绘画的身影与岚山的美景融为一T,宛如一幅极美的画面。他反SX地举起相机拍下这一刻,但随即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似乎有些冒昧。 他望着相片犹豫片刻後,打算鼓起勇气上前搭话。就在此时,一只小狗拉着牵绳奔向nV子所在的位置。 正当吴芷晴专心作画时,忽然感觉到脚边有GU异样的碰触感。低头一看,才发现是一只不知从哪儿跑来的马尔济斯,正好奇地闻着她的鞋子。她微微一笑,随即蹲下身,伸手轻轻抚m0牠柔软的头毛。 此时,一对年迈的日本夫妇快步跑来,慌张地用日文说:「真的很抱歉!牠挣脱了牵绳!」 「没事的。」吴芷晴微笑着,而且以相当标准的日文回应,语气轻松而亲切,让年迈夫妇的紧张稍稍缓和下来。 老先生将牵绳重新挂好後,微笑着说道:「非常感谢你的帮助。」 「不会,不用客气。」 他接着注意到吴芷晴的画,不由自主地赞叹道:「这幅画画得真好!请问你是职业画家吗?」 「谢谢你的称赞,不过我只是一名美术老师而已。」吴芷晴笑着回应。 「请问你是在哪所学校任教呢?」 吴芷晴微微一愣,随即意识到对方误以为她是日本人,便连忙解释道:「不好意思让您误会了,我是台湾人,在台湾的学校任教。」 「啊,是这样啊。」老先生显得有些诧异,「实在非常抱歉,因为你的日文讲得太流畅了,所以我才会误会。」 「没关系的。」 「我也完全没有听出来呢,你的日文学得真好。」一旁的老太太也附和着。 「真的吗,很高兴听到你们这样说。」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